作为上海市社联第十届(2016)“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11月16日上海市日本学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题为“第五届中日教师教育比较研讨会”,由上海市日本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永明主持,主要出席者是上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科16级的博士生、硕士生等青年研究者。
上海市日本学会吴寄南会长先从横向层面演讲“2016年中日关系的回顾与展望”(60分钟),强调2017年以后的中日关系是喜忧参半、挑战与机遇并存,即: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40周年,这两年都是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节点。2020年,对中国而言,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实现人均GDP翻番、7000万人脱贫的目标;对日本而言,东京奥运会将是日本再次凝聚全世界的关注,如习近平主席出席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将意味着中日关系的全面回暖。另一方面,2017年后的中日关系也面临严峻挑战:安倍在首相任内利用日本参众两院改选势力超过三分之二的有利态势强行推行修宪,阉割甚至删除宪法第九条;日本新安保法制正式启动后,日本自卫队加快向海外派兵步伐,在东海、南海炫耀武力,与我发生局部冲突;安倍政权纵容和支持台湾民进党当局否定“九二共识”,反中拒统,日台关系急剧升级,台湾问题成为中日新摩擦点。
接着,陈永明教授是从纵向史记论谈“中日教师教育比较”,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变革时期,近年来我国几所部属的重点师范大学相继成立“教育学部”。对此,值得深思的是:先以日本为模式创立的我国师范教育一直是在模仿或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但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因时代变革而更改名称及其性质。不能否认时至今日的师范教育确实为我国工业化建设需要造就了一大批循规蹈矩和爱岗敬业的专业型“标准化人材”,而信息化时代更为重视“多样性、个性化、创新式”的复合应用型师资养成。处在日新月异变革的转型期社会需求已经对注重“标准化人材”培养的师范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严厉的质问,历经112年沧桑演变的师范院校正面临事关生存的重大课题:是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还是更新观念、脱胎换骨?由衷期望我国已有百多年辉煌历史、并为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作出巨大贡献的师范院校决不能在“国际歌”声中沦落为当代的“泰坦尼克”号,而是高唱“国歌”创建新世纪多功能的 “航空母舰”! 联想到“钱学森之问”的学校教育领域,不得不使人质疑并应作出解答的是:如果继续维持传统的师范性体制和名称能够培养出教育领域优秀的理论家,实践家,那为什么曾被作为日本“师范教育大本营”的筑波大学却要改成新设想的综合性大学?筑波大学与时俱进的学科群内涵建设经验,是否可以视为知识型社会培育复合应用型优秀师资的重要途径之一?论述日本教师教育的功过得失,点评筑波大学在三个世纪中引领教师教育发展(日本型师范教育→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的转型变革,旨在表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最后,吴寄南会长与陈永明教授同青年学者对中日关系走向以及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五个方面感兴趣的问题作了很好回答。吴寄南会长对中日关系持乐观态度,认为中日两国在文化交流等方面可以有更为深入的交流互鉴,广大青年才俊可以为两国关系发展做出更多贡献;陈永明教授以“空教误国,实学兴邦”为出发点,阐释了“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针对我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阐述“创新发现”的重大意义及其培养路径。上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科的博士生、硕士生围绕本次研讨会主题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并做深刻反思。青年学者们认为这次研讨会信息量大,受益颇丰,一起合影留念。
上海市日本学会吴寄南会长先从横向层面演讲“2016年中日关系的回顾与展望”(60分钟),强调2017年以后的中日关系是喜忧参半、挑战与机遇并存,即: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40周年,这两年都是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的节点。2020年,对中国而言,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实现人均GDP翻番、7000万人脱贫的目标;对日本而言,东京奥运会将是日本再次凝聚全世界的关注,如习近平主席出席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将意味着中日关系的全面回暖。另一方面,2017年后的中日关系也面临严峻挑战:安倍在首相任内利用日本参众两院改选势力超过三分之二的有利态势强行推行修宪,阉割甚至删除宪法第九条;日本新安保法制正式启动后,日本自卫队加快向海外派兵步伐,在东海、南海炫耀武力,与我发生局部冲突;安倍政权纵容和支持台湾民进党当局否定“九二共识”,反中拒统,日台关系急剧升级,台湾问题成为中日新摩擦点。
接着,陈永明教授是从纵向史记论谈“中日教师教育比较”,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变革时期,近年来我国几所部属的重点师范大学相继成立“教育学部”。对此,值得深思的是:先以日本为模式创立的我国师范教育一直是在模仿或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但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因时代变革而更改名称及其性质。不能否认时至今日的师范教育确实为我国工业化建设需要造就了一大批循规蹈矩和爱岗敬业的专业型“标准化人材”,而信息化时代更为重视“多样性、个性化、创新式”的复合应用型师资养成。处在日新月异变革的转型期社会需求已经对注重“标准化人材”培养的师范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严厉的质问,历经112年沧桑演变的师范院校正面临事关生存的重大课题:是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还是更新观念、脱胎换骨?由衷期望我国已有百多年辉煌历史、并为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作出巨大贡献的师范院校决不能在“国际歌”声中沦落为当代的“泰坦尼克”号,而是高唱“国歌”创建新世纪多功能的 “航空母舰”! 联想到“钱学森之问”的学校教育领域,不得不使人质疑并应作出解答的是:如果继续维持传统的师范性体制和名称能够培养出教育领域优秀的理论家,实践家,那为什么曾被作为日本“师范教育大本营”的筑波大学却要改成新设想的综合性大学?筑波大学与时俱进的学科群内涵建设经验,是否可以视为知识型社会培育复合应用型优秀师资的重要途径之一?论述日本教师教育的功过得失,点评筑波大学在三个世纪中引领教师教育发展(日本型师范教育→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的转型变革,旨在表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最后,吴寄南会长与陈永明教授同青年学者对中日关系走向以及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五个方面感兴趣的问题作了很好回答。吴寄南会长对中日关系持乐观态度,认为中日两国在文化交流等方面可以有更为深入的交流互鉴,广大青年才俊可以为两国关系发展做出更多贡献;陈永明教授以“空教误国,实学兴邦”为出发点,阐释了“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针对我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阐述“创新发现”的重大意义及其培养路径。上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科的博士生、硕士生围绕本次研讨会主题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并做深刻反思。青年学者们认为这次研讨会信息量大,受益颇丰,一起合影留念。
刘雅欣(16级硕士生)